【关于事业中的障碍】 事业背后的动力,原来是未了的爱海恩heaven 健康/家庭/事业/疗愈 ![]() 导读 不管是出于爱还是逃避,其实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它都要去选择去取舍,如果出于爱去做这件事情,就会容易得多,因为心态变了,事情便不再是困扰。不管做什么选择,只要是出于爱去做,便是在追随自己生命中的使命和价值,一切的选择也都将是有意义的。 所有案例均取自真实的个案疗愈,内容经过较大幅度的精简(真实的个案处理要比文字呈现的复杂,时间也要长很多)。为保护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案例中所有名字均为化名,对其个人信息也做了一些掩饰性修改。 背景 秋汝在事业中遇到两个障碍让她苦恼不已,一个是服务婴儿的水育馆项目想放下,但摆脱不掉,另一个是出现的项目越来越多,本来想做减法的如今反而还在增加,内心清楚方向不准确不聚焦,自己也越搞越累。 秋汝 “当年决定做家庭教育时,刚好撞上了自己怀孕,在家带娃了两年后再出来发现自己没有资源也没有人群。后来遇到一家教育机构转让,里面有几百个家长,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很好的机会,之后也因为这些家长逐渐拓展了资源,现在想‘过河拆桥’,但这桥拆不掉。” 秋汝说完自己被逗乐了,航武老师也不禁跟着眉开眼笑。 她继续有条不紊地诉说自己的情况:“水育馆的项目虽然持续有客户加入,但在思虑后还是决定放下,因为时间精力都不够,我想全力以赴做当下的家庭教育项目。其实这个项目也是因机构里面的家长所结识的,在我进入家庭教育的项目后又拓展了相关的人脉资源,我知道可以继续发展下去,这也是我内心想做的事业,但之前的项目都牵扯了我的精力。也想过各种办法,因为疫情原因很难转让出去。办了年卡的家长群体,我要么将他们服务完,但精力时间有限让我苦恼,要么就把办卡的钱都退还,要拿出十几万的资金,这钱的问题又让我苦恼,所以哪一条路都难走。现在手上还有学科辅导和绘本馆的项目。” 秋汝说完无奈地抓了抓脑袋,似乎自己都很困惑,“我怎么有这么多项目缠身啊?”或许对其他人来说这是巴不得的“甜蜜的负担”了吧。 航武老师 “其实你要面临的商业决策也并不复杂。首先要考虑清楚,明确自己要不要做,如果必然有冲突,做出取舍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因为有舍才有得,如果并不冲突那就思考如何去整合。“ 秋汝 秋汝看着航武老师坚定地说:“水育馆确定不想做了。虽然每天面对着小天使们是件很喜悦的事,但我认为给家长做教育是更加有价值的事。” 很显然,秋汝心中早已有答案。 个案探索 随即在现场展开了个案排列来探索秋汝的事业,遇到这类个案,事业上的动力一般会跟家族动力有关联。当来访者是纠结不已的状态时,往往在家族系统里也有明显的纠缠。如果对事业是想停又停不了,想放又放不了,在个案排列中也出现纠缠不清的关系,那就是家族系统对其有影响。 航武老师 “当我们做一项事业时会有具体的规划,这个是双方面的评估考虑,一是你想做也能做这件事;二是确实它能创造未来的财富。如果你在开启新的道路,收入在一定周期内你都有把握,那么原来的其实就不是问题了。当你做家庭教育时你的信心在哪里?你觉得它在未来经济上能够满足你的需要吗?还是想做就去做了,没有考虑其他的?” 秋汝 秋汝看着地面摇摇头:“没有,一直都是在信用卡里倒来倒去。” “这才是关键因素。”航武老师似乎已经捕捉到真相的线索。 个案排列中重新加入了新的角色元素,发现秋汝对事业有种投射的关系在里面,有时我们不仅会把某个人投射成其他人,还会把某些事投射成其他人。其实秋汝的个案真正的议题是她跟金钱的关系。 航武老师 “原来两个事业带给你的感觉,会比较像家族里哪个人的感觉?” 秋汝 “我会想起曾经家族里失去的孩子,妈妈曾经的堕胎让我觉得自己要做这件事情。” 我们做一件事情的背后往往有动力系统,秋汝的动力系统来自未了事件。 航武老师 那做家庭教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秋汝 “可能是使命感吧,我也不确定。以前在旅途中遇到一位大师,刚好在同一车厢,大师当时在对另外一个人说‘只要做利益众生的事,麻烦就会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他的话对我影响特别大。” 航武老师 “所以,你做家庭教育的动力系统其实出自于逃避,你发现了吗?大师说的话没有错,他的话是说给其他人听的,却在你的内心转了个弯,你可能把这句话翻译成了‘如果能去做些利益众生的事,逃离现在的生活,那就是当下痛苦生活的出路啊!’你可能是因为这个苦啊……” “不过也没毛病,逃离也是种系统动力,许多人做事业是为了逃离贫困,逃离不安和恐惧,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这样起来的。只是到最后可能会不幸福,因为逃离的动力能帮人成功,但不能帮人幸福。抱着‘我不要被人看不起’的心态,非常努力的去成为人上人,但是内在依然自卑不快乐。比如某个企业家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过去这么多年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摆脱贫困,为了让人高看一眼,其实自己内心还是自卑的。直到他看清这一点,并且做出内在改变后,才会升起一种责任感:自己有这么多钱这么多能力,要去服务更多的人,他就完成了人生的蜕变,从此以后他做事业就有了幸福感。” 目前你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状况,因为这是一个逃离系统。你现在是为了解决眼前的痛苦,去做了这个事业。” 秋汝 秋汝沉默几秒后,开口:“我觉得自己在瞎忙活。” 根据现场的个案呈现,可以看出秋汝对使命感其实相对比较模糊,更多是出于想逃离眼下的生活,所以才会出现还没想过赚钱的规划就开干了的情况。 航武老师一步步引导秋汝去看清自己的心。 航武老师 “你看着这个场域,这是你做事业的背景,这些背景来自你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整个家庭的动力系统,你在这个环境下长大,也在努力的想要做一些事情。请你慢慢地去靠近,面对有时是一件很挑战的事情,在你的内在或许有一个声音在说,我已经努力了这么多年,我以为这个问题早就消失。为什么还在我的面前?我以为自己换了一种方式,每天可以有另一个目标去奋斗,这个问题就会消失……” 秋汝“哇”的一声划破空气中的安静,失声痛哭起来。 人生总是不完美,为什么我生在这个家庭而不是那个家庭,为什么我要经历这一切,为什么我不能成为那个人,为什么我成了这个样子……绝大多数人很长时间里都是积极无奈的感觉,因为很多人难以看见,看见了也难以接受——这是我自己选择来到的这个世界。 当秋汝去面对家族中曾经失去的孩子时,她重复哭喊着“为什么活下来的是我?为什么是我活着不是你们?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你想成为他们,他们也想成为你,但总归他们是他们,你是你,这就是命运。” 此时音乐渐渐响起: 多年以后你回到我身边 不安全充满了你疲倦的双眼 看着我也告诉我 你是否依然相信童话 你曾对我说每颗心都寂寞 每颗心都脆弱都渴望被触摸 但你的心永远的燃烧着 永远的不会退缩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 也不得不看梦想的翅膀被折断 也不得不收回曾经的话问自己 你纯真的眼睛哪去了 …… 《越长大越孤单》 航武老师引导秋汝在心中对他们说: “你们是我的兄弟姐妹,其实我们都一样孤独。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活下来的是你们,但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我一直都在很努力的找你们,我在那些孩子们身上寻找你们,我试图通过照看那些孩子把我的爱回馈给你们。可是我真的很累,我是这么的爱你们,甚至都没有考虑工作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就去做了,我很努力的把我的爱通过工作回馈给你们,这是一个误解。 “现在,我知道我可以直接向你们表达爱,你们在我的心里很重要。命运选择了我,我接纳这个命运。我还活着,我接纳你们的离开。”秋汝说完将头垂地,她臣服命运的安排。 一个人的使命是怎么来的?使命也是未了之事,有先天未了,家族未了,后天未了,三个未了之事加起来就是后天动力,它们加起来就是使命。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工作背后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也许选择工作是盲目和随机,可是背后有一份深深的动力和爱。选择这一切背后的价值是什么呢?生命中有这么多的失去和分离,也许在未来也会失去现今的拥有,而在这所有的选择背后,自己的生命真正在追寻的,究竟是什么? 秋汝闭上眼睛,在心中回想着这些年在事业上经历的风风雨雨,她说道:“谢谢这些工作,通过它们我在寻找我自己,也许关于生命的答案还不是那么的清晰,但我会继续探索,把事业当做我的好朋友。” 关于事业探索的个案,在大家祝福的掌声中,秋汝收获到心满意足的答案。 爱出者爱返 个案结束后,航武老师再次问她:“现在对“金钱”的感觉是如何呢?” 秋汝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脸:“开心喜悦!” 航武老师 “此刻再来回想这些工作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呢?” 秋汝 “之前回想起这些障碍会觉得很累,负担压力都很重,经过个案的疗愈和整合之后,自己的内在更加有力量了。接下来不管要去面对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去爱去创造,我相信时机到了,该结束的会自动结束,不需要去纠结。” -航武老师总结- “如果疲惫是来自于内耗,即你在使劲压制自己,例如欲望、愤怒和渴望等。这种内耗导致的疲惫,你可能会发现,休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如果疲惫来自于低品质的努力,即你虽然在使劲,但你自己深深感知到,你的工作都不能打动你自己,你内在觉得自己在浪费生命。这种疲惫,休息是能有一些改善,但仍然远远不够。 “对于一份事业,人需要有内在的连接感和意义感,才能充满动力。你需要拿出真实的自己,和一个事物有深度、丰富的碰触,当你和这个事物建立起深度连接后,你的疲惫感才能真正改善。因为滋养,来自于和生命之河的连接。 “不管是出于爱还是恐惧逃避,其实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它都要去选择去取舍,如果出于爱去做这件事情,就会容易得多,因为心态变了,事情便不再是困扰。不管做什么选择,只要是出于爱去做,追随自己生命中的使命和价值,一切的选择也都将是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