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个案【亲子关系的边界感】——妈妈,我该如何靠近你?![]() 导读 在2010年父母离异后,周游跟着妈妈一起生活,逐渐发现自己和妈妈越来越像。比如无法一个人独自待着,身边必须需要有人陪。随着在海恩的自我探索和学习,周游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都在无形中受到亲子关系的束缚。他想跟妈妈接近,但没有办法,总是很难跟她相处与沟通。多年以来,他和妈妈的冲突关系就像一团愈演愈烈的火团一般让他焦灼痛苦。 所有案例均取自真实的个案疗愈,内容经过较大幅度的精简(真实的个案处理要比文字呈现的复杂,时间也要长很多)。为保护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案例中所有名字均为化名,对其个人信息也做了一些掩饰性修改。 ![]() 从2015年到现在周游都被双向情感障碍缠身。他说:“我的心理医生曾说,我妈时常崩溃的样子就是在作我,我被她作进去了。” 当周游诉说着往事时,断断续续的口语甚至有些结巴:“我说东她一定会说西,日常就是跟我对着干,接着她会陷入崩溃状态。只要我一有情绪,她就感觉要受不了要崩溃了,就会吃保心丸。有时还一言不发或者离家出走,我跟她说:‘你这么走很担心你,我很难受’。我妈就会说:‘我出去报应你的’” 妈妈的状态显然是在儿童态,就像小孩子摔倒有人看见她就会哭,没人看她也就不哭了。我们人想要让自己变得“很惨”来获得别人的关注,这就是“作”。对待儿童态最好的方式不是迎合,而是拒绝。 个案-探索 航武老师在现场请了几位伙伴来扮演周游和他“儿童态的妈妈”与“成人态的妈妈”。 航武老师对周游说“其实不去关注她,她反而也不再“作”了。来,我教你说一句狠话:‘妈妈如果你要去寻死,那我就把房卖了,远走高飞。” 这时“儿童态的妈妈”立马反驳:“我才不死呢!我凭什么去死!” 周游看着这一幕,无奈摇头又忍不住的觉得好笑。 周游的情绪模式有两种,一个是压抑妥协和讨好,一个是爆发和愤怒,这是他有双向情感障碍的原因。而这两种模式都是他应对儿童态妈妈的方式。 “我妈在平常一会要死一会要活,我肯定只能忍受。但当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也会爆发,于是两人的关系会更糟糕。” ![]() 航武老师解释到:“你把矛盾变成了自我的矛盾,外在矛盾变成了你的内在矛盾,所以你内在自我分离了。” “我妈以前跟我爸一吵架,我爸就会进医院,在我看来特别吓人。我爸对我妈也是没有办法的,被她搞得很惨。” “小时候的你是被吓坏了,而现在你长大了。你的矛盾是内在自我矛盾,也是因为早期母亲对你施加了很多内摄;第二个是回射,你的愤怒虽然是针对她,但回过头来你会针对自己。当这两个‘自己’在打架,就开始走向双向情感障碍,又郁又燥,又压抑又想愤怒,结果是你这么多年一直在内耗。” 在“内摄”的防御机制中,我们会吸收外界的观点、信念,并将其视作自我的一部分。而“回射”是把对他人的情绪回射给自己来承受,比如对别人愤怒,但是却骂自己笨蛋,或者做自我伤害的事。另一种,是把对他人的期待也回射给自己,比如自我安慰,其实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然后自言自语说“宝宝好辛苦”。 航武老师继续说道:“如果你想要走进母亲,你得学会一件事情:怎么跟她战斗。因为她是一个圣斗士,你不“打”就会被对方整个半死,你跟她“打”呢,你跟她的关系其实还蛮近。透过战斗来拉近关系,有些人过日子的相处模式就是战斗。我打个比方,她会不会给你夹菜呢?” “会,比如说我要一个菜,我妈会夹五个菜给我,然后还不能拒绝,只要拒绝她就会不高兴。” “下次你要就自己夹,母亲给你夹了你就挨个夹回去,同时要说声谢谢,你就说‘谢谢,我自己来’再把菜夹回去,夹一遍就说一遍。 不论大事小事,你都用一种很平静的方式跟她抗争。这样你的内在不分裂了她也就没辙。所以你接下来的功课就是要怎么摆脱被掌控的五指山,因为再掌控下去你也会崩溃。” 周游听完,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是是是”。 ![]() 这时,成人态的妈妈开口说到:“我觉得自己是比较分裂的,其实那样说我是难过悲伤的。” 航武老师分析道:“她要区分什么是真正的难过与悲伤。当那招不灵了,真实的难过悲伤就会出来,这时候就需要你去共情。对待真诚的母亲时,你可以说:‘妈妈,我理解你’。对待作的母亲时:‘妈妈,您爱干啥就干啥!’ 现在你得自我整合,然后把妈分为两个。你得确定现在这个妈是成人态还是儿童态。正好你也在学心理学,这是很重要的心理咨询师的能力。你得判断她是真实的还是在表演。先自救然后自保。 所以,你们需要重新调整彼此的相处方式。这个对你来说是蛮有挑战的。因为你期待她先改变是不现实的,她只有在你改变的情况下,来应对你的变化,没办法了她就会开始反思,就会进入到成人状态。” 周游听完,若有所思的沉默着。 “你平时跟父亲有交流吗?” “自从他们离婚以后,我跟我爸两周见一次。因为他也是打岔型,当他一有情绪就开始讲道理。最近我爸发现自己也有点问题,然后他自愿去学习去改变。” 当问及爸爸时,儿童态的妈妈站出来发言:“对儿子一方面是把他当救命稻草一样,另外一方面是我有很多的愤恨。感觉自己的丈夫已经离开了,怒气没法发泄,儿子是我唯一能掌控的,像救命稻草一样。一看到了儿子就会想起前夫。” 航武老师看着周游,语气颇有无奈:“你呀,在很多事上会替代父亲去承担,需要剥离掉所有的内摄。你有没有发现,这一部分再加上你的燥郁,你和妈妈其实很像。只是她严重到了不能自控的程度。东邪西毒的功夫你都已经学会了,现在再学更牛的功夫把它们俩都化解掉,你要是把自己疗愈好,你也会成为一代宗师,是块好材料呢。” 个案-交还和整合 此时,悠扬又忧伤的音乐渐渐响起: 漂浮的白云静静的伴着我 青青的草原默默拥抱着我 悄悄的思念遥远的妈妈 是否听见孩儿声声呼唤 梦中的妈妈轻轻为我吟唱 睁开眼只剩下一个人孤单 …… 《梦中的额吉》 ![]() 航武老师请周游看着“妈妈”去感受内心的压抑,在他心里面最想对妈妈说的是什么呢? “妈妈,我很怕你出事,我知道我是你唯一的依靠,但我不是爸爸。爸爸能做的我做不到,我只是你的儿子。” “我想你去感受这份压抑,它在你身体哪个地方?像什么呢?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你能把它拿出来吗?” “像石头,黑色,不规则形状。” 航武老师让周游想象将它从身体里拿出来,捧在手心上,并对它说:“你是我心中对妈妈的一份妥协,你其实是妈妈所期待的依靠。你原本并不属于我,你只是妈妈对我的期待,这个期待不是我能满足的。” 周游向“妈妈”慢慢靠近:“这是你的期待,不是我的,我把它还给你。” 当周游去面对心里对妈妈的那份愤怒时,它就像卡在喉咙里的一块硬物,拿不出也咽不下,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周游开口说话时都会无法控制的断断续续。 “如果拿不出来就先像妈妈表达你的愤怒,把你内心真实的愤怒释放出来。” 音乐响起: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 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 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我该如何存在 …… 《存在》 ![]() “妈妈,我对你很愤怒!”周游伏在地上突然情绪爆发,痛哭流涕。 回忆的画面在他脑海里重新浮现,他捶打着地面失声痛哭,这份沉重的哀伤和愤怒,从来都无处可说,无可奈何,日积月累成沉默的化石如鲠在喉,从小到大在他的心里承担了太多委屈,今天终于得以释放。“啊!啊!……”男人嘶哑的嚎啕声贯彻整个场域。 航武老师在一旁引导着:“把气吸到腰部,同时用手去拍打。让你的身体能量解冻,让你的能量中心重新激活,从丹田里发出来。愤怒也是一种力量,允许你的愤怒用这样的方式去释放,用尽你生命的力量去呐喊! 想象自己用手把喉咙里堵住的那一部分拿出来,扔出去,对妈妈说:‘这是我对你的愤怒,我现在有更好的方式去保护好自己。我把你投射在我身上的全部还给你。再向她深深地鞠躬,鞠躬的时候把所有不是你的都还给她。” 当周游慢慢起身后,再去面对“妈妈”时,感觉轻松了许多,身心都如释重负。 此时,成人态的妈妈站出来说:“其实看着刚才这一幕很心疼,儿子这么多年一直在包容接纳我的不好,心里虽然有愧疚,但是感觉自己的尊严不允许我去表达这些。” 航武老师让周游看着“妈妈”,对她说:“我知道你的痛苦,只是这么多年来我也已经被消磨的没有耐心了,妈妈,你现在需要照顾好自己,我也需要照顾好自己。 我们先各自安好,先独立后关系。” 儿童态妈妈的语气略带愧疚,说道:“我现在感觉自己有点长大了。这一刻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对儿子其实就是害怕失去,因为已经失去了丈夫,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证明儿子是留在我身边的。现在我听到他说的这些话,心里也觉得挺欣慰的。” 个案-结束 事实上,母亲是期待看到一个强大的儿子,但很可能周游越是强大,母亲越是想掌控他。未来他跟妈妈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以这种方式展开,但是只要它是朝着良性发展,保持边界的斗争,其实是建立尊重的基本。 ![]() 所以,边界其实都是打出来的,不是简单谈出来的。和气的谈话对方会不痛不痒,也死性不改。因此,周游的议题不是要与母亲怎样亲近,而是怎样建立边界。先有了边界再来谈感情,要知道蛋黄如果跟蛋清搅在一起,鸡蛋就敷不出小鸡了。趁着自己还有机会破壳,去破壳重生吧。 在个案结束后,周游的声音从之前的断断续续变得更加稳重坚定,他也满怀信心,满心期待破壳重生的自己和人生。 文章编辑:南希 文章排版:张虎啸 图片拍摄:陈航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