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爱·分享爱
hi,欢迎来到海恩教育
全国心理免费咨询电话:400-880-5265

原创个案【关于辍学】抗拒学习抗拒去学校的背后真相原来是……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21.jpg

每个人都会有特别黑暗

特别低沉的阶段,

我们可以选择,

是继续停在原地还是继续向前走。

一旦我们选择继续向前,

就一定会迎来朝阳的曙光。

导读

(文章中的人物名称均为化名)



“我想处理一下自己对学习和去学校的抗拒,包括跟学校里的同学交流,我都不愿意,我就只想待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想也不喜欢主动去跟别人交流,然后就是抗拒学习,对于学校的一切都挺抗拒的。”


16岁的晓露像一个静止的少女雕塑般坐在椅子上,说话时眼睛低垂着,声音小到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


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影响了晓露的状态呢?



01【了解前因】


从初一开始,如果成绩考差了,或者老师在课上批评了晓露,就哪怕只是点了一下名,晓露就一节课都抬不起头,也没有办法去看黑板、看老师,就一直低着头,自己也没有办法去接受这样的状态。


在初二的时候就是整天上课,经常放学后还会有课。周末的时候大概有十几节课,每天要么在上课,要么就是在去上课的路途中。晚上回到家,因为自己写作业比较慢,就经常会通宵写作业,而通宵了之后,第二天又没有精力去上课。


于是在课上又听不进去,可是听不懂课那晚上写作业的时间就更长,就一直保持这样的通宵。可以说基本上得不到休息,回想起那段时间,晓露感叹道真的非常痛苦。


航武老师问:所以你现在的困扰是抗拒去学校上课,是这样的吗?


晓露坐在位置上,有些拘谨:“对,之前是抗拒去学校。现在我不仅是抗拒去学校上课,我一想到那段时光就觉得特别地难熬,对于学校的一切都挺抗拒的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25.jpg


比如说,在初一的时候,我有几天是因为家里原因没有去学校,当我返校后就会觉得老师和学生对我都有异样的看法,我甚至觉得她们可能都在想:你三天两头不来上学,那你上什么学啊?你学习有什么意义呢?你学什么呢?然后我就越来越不想去,就这样一个因素导致的。”


上学这件事情,它确实需要一个持续性。因为经常间断,很容易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就是我们自己再回去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跟其他同学不一样。


另一方面呢,如果可以允许不上学的话,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会去学校。所以真的待在学校未必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它却是我们的成长当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因此这里要分开来看,这次个案要处理的并不是对于学校或学习本身的抗拒,只要是学生多少会有点,只是程度不一。我们更多要去探索的是关于这份抗拒背后,到底什么样的因素导致。它更多是来自情绪、关系、社会环境这些方面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28.jpg

02【原生家庭】


在了解了更多关于晓露的情况后,发现她抗拒去学校的原因也和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因为十几年的家庭暴力,晓露的爸爸妈妈在她上初中之前离异了,在分开之前,爸爸对妈妈说:“如果你跟我离婚了,女儿肯定好不了。”因此在离异后,妈妈对女儿更是严加管教,加以控制,希望晓露事事都能做完美,却从来没有顾忌过女儿的感受。


最严重的一次,是妈妈把晓露逼到差点跳楼的地步。


因为当晓露的成绩开始下滑时,妈妈就向学校的班主任去打听如何改进孩子,也会向一些成绩好的家长去取经,家长们给的一致回复都是小孩子要管,而且是全场无死角的去管,该打的时候一定要打,该骂的时候一定要骂。


当妈妈样样照做后,发现女儿很抗拒,矛盾最激烈的一次,晓露打开窗户,差点就往下跳。妈妈当时吓呆了,那一刻才感到好像自己做错了,再这样下去,这个家就完全毁了。


后来妈妈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放下了对晓露的苛刻管教。


当航武老师问起,“在谈到你爸爸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呢?”


晓露依旧怔怔地答复着:“说实话,没有什么感受。我不觉得他是我爸爸,我无法信任他,就是我没有感受到我爸爸的存在。小时候就觉得他一直打我妈,有时候也打我,那时候起就不喜欢他,也不想跟他待在一起。现在大部分时间,对我来说能忘掉这个人就是最好。但是有时候,比如说他来看我,我就会比较抗拒,我不想跟他接触


他来看我的时候,我很多时候都不想让他进门。就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开门的。我这种可能会叫做不孝。或者如果看到我家灯是开着,我就知道是他来了,就会装作家里没有人一样,但如果我妈在家的话我就会好一点。”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31.jpg

不想上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不想去学校面对一段已分手的感情。


分手原因是男方有时会强迫晓露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当晓露明确表达了自己不愿意不喜欢的时候,对方也并没有听进去,这让晓露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慢慢地讨厌和逃避的情愫盖过了先前的好感,于是对去学校的抗拒更上一层楼。


首先在这一点上晓露做得非常好,她知道保护自己,这也是青春期阶段的孩子都需要学会和去做的事。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区分“对男性的抗拒”这一点,或许也跟她和爸爸的关系有关,如果没有化解可能在未来会在亲密关系里带来一些相处的障碍。


根据在个案现场的探索,晓露的心里其实还是希望有男性的陪伴。


我们最早找对象的动力来自哪里?其实我们最早找的伴侣,事实上是我们父亲或母亲的替代者。因为我们小时候一直在父母的陪伴下,到了青春期当我们不爱跟父母在一起时,但我们又需要这种陪伴,所以这时候我们的情感开始转化,就从亲情转成了爱情,然后我们要找到另外一些男人和女人来陪伴自己。


关于晓露为什么不想上学,大致找到了答案。因为上学跟爸爸有关,上学跟恋爱有关。当这两个事件都不想去接近都想抗拒的时候,也就不想上学了,这才是我们说的真正不想上学背后的情绪因素。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34.jpg


03【共患难的母女】


航武老师邀请了几位伙伴来扮演晓露父母的代表,在现场进行个案的深度探索。


航武老师请晓露去面对妈妈的代表,在心中想象妈妈就在自己面前。


无论我是怎样的,妈妈都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让我感觉很安心,而她也是需要被保护的,我也想去保护她,有时候我会去保护她,有时候也需要她去保护我。我跟妈妈是一种相互给予,两个人是可以一起成为彼此的依靠。”


航武老师请晓露在心中向妈妈表达对她的爱和感恩:“谢谢你一直保护我,照顾我。妈妈你是大的,我是小的。我很想保护你,但我只是你的女儿。过去,我就像你的伴侣一样保护你,现在,我作为你的女儿尊重你,用女儿的方式来爱你。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照顾好自己,也请你照顾好自己。


航武老师继续引导:“请你透过妈妈的眼睛去看到她过去经历的一切,那么的艰难,这么多的暴力都压在妈妈的身上,但她依然坚强地挺过来了。你去看到妈妈所有受到的这些伤害背后,那份强大的生命力。你去看看妈妈的心里,对你的那一份深深的爱。那是一个不需要回报的爱,也正是因为对你的这份爱,让她变得如此强大的。


也许在过去你对妈妈有很多的同情。但这一刻请你去看见妈妈是多么强大的一个人,让这个高大伟岸的母亲形象在你的心里无比清晰。用你的心去感受,你拥有一个强大的母亲。她不是表面的那样弱小,她的强大已经支撑起了这个家,把你抚养长大,这便足以得到你的尊重和敬爱,请让这个高大的母亲形象完全进入你的内心。”


这是一个成人仪式,这是一个真正的身份角色的转变。在单亲家庭里,孩子和父母之间更像是相互照顾的伴侣,但事实上这造成了孩子心理巨大的负担,因为她只是孩子,可她却要承担自己父母的角色。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37.jpg


05【与爸爸的和解】


当航武老师引导晓露,去面对爸爸的代表,想象爸爸就站在自己面前时,晓露一步一步的往后退,她想逃离,她不想去看眼前的人,只想一个人去能让自己感到安全的地方。


“你试着用手指着他,对他说,‘我不想看到你’,勇敢地说出积压在你心里的愤怒和害怕,把你心里面藏了这么多年,想对爸爸说但你又不敢说的话,说出来。”


晓露低着头,心里五味杂陈,再抬头时泪珠已经挂满脸庞。“你为什么这样对我妈?你原生家庭的问题,为什么要把所有的后果都让我妈和我去承担?为什么你这么自私?给妈妈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为什么要不断跟妈妈吵架?为什么你从来都只顾自己的感受?为什么你不会信守承诺?你离我远一点,我不想见你!”


当16岁的晓露说出自己的内心话时,心情更加复杂,感觉自己似乎违背了道德……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在心理学上这个叫内射。就是我们被强加了很多的规条,比如说我们不能对父母生气,于是愤怒被压抑,愤怒被压抑之后,当一个人的愤怒不被表达,没有愤怒的力量,他的生命力就会被压抑,会发现他缺乏勇气。


有很多抑郁症是没有愤怒的,就是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完全绝望。如果一个人不表达愤怒,到最后就是到一个冰冷、完全失望的状态,那种情绪就叫抑郁。抑郁就是对周围的人或事都感到绝望。


一个成熟的人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40.jpg


航武老师解释道:“当你要拿回你自己人生力量时,你需要去表达,这跟道德无关。因为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只有当你能向父亲表达你的愤怒,你才能真的建立对他的感恩。如果你的愤怒不表达,你对父亲会是绝望和失望,道德更无从说起。难道对父母感到绝望就符合道德吗?对父母一点爱的感觉都没有,这符合道德吗?”


当我们过于强调这些教条的时候,我们就被套在各种规条里,以至于活得没有人情味。真实人的感情是我骂完你之后,我可能会更爱你,而不允许骂之后连爱都没有。所以晓露可以先放下那些规条,和所谓的道德,因为在这里情绪没有对错,而她需要学会真实的表达,才会拿回这份力量,才能连接到父亲,也才能活出那个真正的道德——对父母的爱和感恩。


晓露在航武老师和助教老师的帮助下,释放了压抑在心中多年的愤怒,她觉得和爸爸之间没有像之前那么陌生了。


所有的恨和失望都是因为需要没有被满足,都是因为期待落空。在晓露所有的失望、委屈、愤怒背后对爸爸的那份期待和需要是什么?航武老师请晓露闭上眼睛,在心中去感受藏起来的那份期待,她期待爸爸做什么?她需要爸爸做什么呢?


我需要你的保护。我需要你的陪伴,我需要你温和的对待。”这些话从小小身影的晓露口里说出来,不禁让人心疼。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43.jpg


航武老师温柔又沉稳的语气抚慰道:“让你的内心回到更小的时候,甚至是回到婴儿的时代。也许你的大脑已经不记得,但在曾经某个时刻,他也是那样喜悦地看着自己的女儿,把她抱在怀里。也许他有太多不能自控的行为,总是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伤害,可是在那一刻他是如此喜悦幸福地拥抱着这个孩子。你在心里试着慢慢地靠近,去回到那个怀抱里,在爸爸的怀抱里。”


我们的记忆总是习惯性选择痛苦,因为痛苦总是特别的漫长。所以我们会以为生活里大多数的时刻都是痛苦的。而幸福快乐的时光总是特别快,所以在我们的大脑里总是很少关于它们的记忆。


晓露闭上眼睛,在心里去找回爸爸拥抱的感觉,重新去连接父亲的这个记忆。无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别人如何看待,无论他曾经做过多少过分的事情,子女都可以感受到在父母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地方装着对自己的爱。


而只要有那一点点的爱,就足以让自己生命变得完整。


晓露双手叠在心口,触摸着那份久违的温暖:“我感受到了,一直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他也是一直爱着我,他爱着他的女儿,我也是有父亲这份爱的。”


“请你在心里去对爸爸说,谢谢你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我愿意放下过去发生的一切。如果我对你依然还有恨,我会自己去消化。我尊重你和妈妈的关系,这是你们的事情,与我无关,我属于我自己,我会把你对我的爱放在心里,这是属于我的生命。谢谢你把这份爱给了我。”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46.jpg


05【关于恋爱】

和解了与父亲的关系后,晓露接下来要化解的是那一段恋爱的问题。航武老师请晓露在心里去回顾这一段经历,正是这段经历,让晓露多了一份学习,也让她知道自己心里需要的是什么。


如今晓露已经找回了自己的力量,相信她会在将来合适的时候,再选择走进一段恋情,以一个更圆满的自己,去享受那份情感。过去的已过去,就在心里和那段过往彻底挥手告别吧。


06【重返校园】


航武老师看着晓露说:“请你在心里面重新去想着你的学校、你的学业,这是属于你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历程,你接下来会带着怎样的一份心境走进学校呢?你会带着怎样的一颗心去学习成长呢?


当你感受到自己内心对这份学习的接纳时,请慢慢地靠近,去拥抱它,去拥抱你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一个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放下自己的排斥和恐惧。


在你的心里去看见,当你在学校里时快乐、自信的样子,在你的心里去看到自己在学校里安心的上课,和同学之间友好的相处,看到自己快乐的成长。


听到所有让你幸福的声音,感受到所有幸福的感受。在这个校园里去汲取你生命所需要的营养,去结交更多真诚的伙伴,去充实自己的内心和思想,也在心里去感受你自己快速的长大。把这个画面装在你的心里,成为你未来学习生活的动力,张开你的双臂,去拥抱你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51.jpg


07【个案结束】

在个案结束后,晓露说道:“好神奇,我感觉,我的身上真的轻了不少。希望我以后能认真的学习,不再抗拒。然后过好属于我自己的人生,能更好地去做我妈的女儿,也会尝试去接纳爸爸,改善我和爸爸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他其实也挺辛苦。”


航武老师笑了:“现在会开始去体谅你父亲了。不过还是先尊重他,如果他愿意学习和改变,这也是他的选择。先做好自己就好。”

晓露说:“我之前也是这样为他考虑过,但是我觉得他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现在把它带给无关的人,影响到了我,和其他人,这就是他的不对。然而现在我发现自己也影响到了他人,于是能够更理解他一点了,我会学着去接纳他,最好就是能拥有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

对妈妈,我也希望她能更幸福。以前她总是说,看到我过得好,她就幸福了。但是我觉得,无论我过得好不好,对她的影响肯定是有,但我希望影响尽量小一点,哪怕我过的不是很好,这也是需要我去为自己的人生努力打拼。我希望妈妈更乐观一点,放宽心态,让她相信她的女儿一定可以的。”

航武老师点点头,面露欣慰:“很棒,你已经长大了。”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655.jpg


08【晓露实修班毕业演讲】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站在实修毕业典礼上回顾之前的几个月,我想起当自己第一次踏入海恩“爱的唤醒”的那一刹,听到航武老师唤醒心灵力量的智慧话语,感受到助教们的爱和帮助,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久违的温暖。我的内心知道,这些都是我需要的,如同久旱逢甘露,于是我报了实修班。

我如今还记得自己跨进实修班大门的一刹那,当时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我其实在家待了将近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没有走出家门参加任何外界的活动。起初来到海恩学习的时候,我觉得很陌生,但是到后来,每个同学都成了自己熟悉的面孔,都给予我温暖的帮助和支持。在这个充满爱的场域里,我的身心都感到非常的温暖、非常的安心。在海恩的场域里可以包容一切,我所有的情绪都可以在这里尽情流动和释放。

实修班有四个模块:修身—齐家—兴业—济世。

在第一模块“修身”里,我们每天都做“动静功”去连接自己的身体,专注倾听内在的感受。

在第二个模块“齐家”,小群老师带领所有同学做个案疗愈。让我们见证到,原来在自己身边有一个个如此生动精彩、震撼人心又感人落泪的人生故事。在生命的宇宙长河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灵性,可以在宇宙中划过自己的轨迹,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和光亮,是那么的特别和独一无二。


微信图片_20220110114702.jpg

其实在我还没上台之前,觉得自己挺镇定的,没有想到一上台后全身都很紧张。我突然想起以前,在自己上台时我的同学们都说我看起来一点都不紧张,现在想起来,那其实是一种麻木和自我隔离的状态,我都感觉不到自己的紧张情绪。

在实修班第三模块的时候,我有一段特别灰暗特别消沉的时光。在那段时间里,当小组在手机上开会时,我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门里,靠在床上闭着眼睛,语无伦次地述说自己在近期的感受。当小组成员逐个在给我反馈和关心时,我一直在不停地流泪,内心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对我的支持和爱,真的非常暖心……

那个时候,我还得到茂连助教的一通电话,将我从这种黑暗消沉的环境中拉了出来,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

每个人都会有特别黑暗、特别低沉的阶段,我们可以选择,是继续停在原地还是继续向前走。一旦我们选择继续向前,就一定会迎来朝阳的曙光。

我们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因为我们生来圆满,没有人能够轻易摧毁和伤害到我们自己,因为对生命的创造力和掌握权在我们自己手上。

我会把所有的迷茫归还给曾经的我,我相信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镇山河。我相信我们都会拥有光辉灿烂的未来!谢谢大家!


文章编辑:南希




成功案例

案例故事 学员分享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400-880-5265
心灵热线:17767167809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东新路240号
                 兔狗创新大厦5楼
海恩官方公众号
战略合作